2002年的突破:勞務派遣的機會
創業初期,最大的挑戰不是沒有客戶,而是企業對人力資源服務的認知還停留在“傳統招聘”階段。如何讓市場接受共能的服務?
一個偶然的機會,共能接觸到了一家通信企業,對方急需一批短期派遣工人,負責設備維護。時間緊、任務重,市場上幾乎找不到能迅速滿足需求的公司。廖總帶領團隊通宵達旦,親自跑企業、談判、招聘、調度人員,硬是用72小時搭建起一支專業隊伍,按時完成了交付。這次合作讓共能在行業內初露鋒芒,也讓他意識到,靈活用工的市場遠比想象中更大。

2004年的擴張:走出廣州,布局全國
隨著業務增長,共能不再滿足于廣州本地市場,而是把目光投向全國。他帶著團隊奔走各地,考察不同城市的用工需求。從珠三角到長三角,從北方工業基地到西南經濟帶,共能的業務版圖逐步擴展。
但擴張的道路并不平坦。一次,團隊前往北方某城市洽談合作,卻因突發暴雪導致交通癱瘓。為了不影響談判,他們決定徒步趕往客戶公司,頂著嚴寒在雪地里走了40多分鐘。當他們準時出現在會議室時,客戶被這股執著所打動,最終雙方達成長期合作。
2012年的轉型:集團化運作,開設子公司
隨著行業的發展,客戶需求從單一的人才派遣,逐漸升級為一站式人力資源解決方案。共能開始進行組織升級,成立子公司,提供更全面的服務,包括社保代理、薪酬管理、財稅籌劃等。
這一年,共能迎來了重大變革——正式轉型為集團化運作,全國設立子公司和分公司。團隊規模擴大,管理體系升級,數字化系統開始搭建,讓服務更加高效。
2017年的跨界:稅務籌劃與產業園運營
市場環境不斷變化,共能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。2017年,集團決定進入稅務籌劃領域,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稅收優化方案。許多企業因稅務合規問題受到困擾,而共能憑借專業的方案,幫助企業在合規前提下優化成本,獲得了廣泛認可。
2018年,共能開始運營自然人眾包產品,服務全國自由職業者,讓個人創業變得更加便捷。
2021年的蛻變:新總部與數字化升級
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,共能集團迎來了又一個重要里程碑——總部搬遷至廣州CBD地段,辦公面積達到2200平方米。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擴張,更是企業邁向數字化、智能化管理的新起點。
今天的共能,已在全國設立了108家分子公司,覆蓋280余座城市,服務企業遍布多個行業。回望當初那間50平米的小辦公室,這一路走來,共能經歷了市場的起伏變化,也在挑戰中不斷進化。
創業,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,而是一場不斷突破、適應變化的修行。
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創業經歷?你認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,最關鍵的轉折點是什么?